暗藏在 “反向求教” 里的用人智慧-鬼谷子

“与智者言依于博,与拙者言依于辩”,对不同人用不同沟通策略;做事强调 “见几而作”,抓住时机果断行动,同时保持低调不张扬,像水一样适应容器,在妥协中实现目标
暗藏在 “反向求教” 里的用人智慧-鬼谷子
首页资讯关于我们

暗藏在 “反向求教” 里的用人智慧

鬼谷子2周前北京
转载
#用人#识人

你有才能却向平庸者求教,你学识渊博却向见识浅弱者问计 —— 这般看似违背常理的举动,实则藏着深刻的用人智慧。


多数人常陷入一种认知误区:“他能力不如我、境遇不如我,凭什么教我?” 这种傲慢心态,不仅堵死了一条重要的学习路径,更让自己困在 “凡事亲力亲为” 的内耗里,白白耗费时间与精力。要知道,你的综合实力强,不代表在所有领域都优于他人。“术业有专攻”,即便是看似普通的人,也可能在某个细分领域拥有你不具备的专业能力。与任何人交往,只要保持开放心态、细心观察,总能发现可学习的长处、可借力的优势。


尤其对想成为领导者的人而言,更需明白 “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” 的道理。不必因担心他人不尽心,就事事亲力亲为 —— 你擅长技术研发,却对团队管理一窍不通,与其花费五年、十年摸索管理技巧,不如找一位精通管理的伙伴合作,既能节省时间成本,又能让事业发展更高效。



一个关于齐桓公的故事









这种智慧,早在春秋时期便有印证。齐桓公即位后,虽有称霸之志,却在治国理政的具体领域各有短板:他懂战略却不精经济,知用人却不熟律法。于是他放下君主身段,全力倚重管仲 —— 向管仲请教如何通过 “相地而衰征” 改革赋税,让齐国经济复苏;又任用精通律法的隰朋、擅长军事的王子成父,将律法制定、军队训练等专业事务托付给他们。正是齐桓公摒弃 “君主无所不能” 的傲慢,主动向臣子 “反向求教”,并让专业人才各司其职,才最终成就了 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 的霸业。



可见,反向求教从不只是一种学习态度,更是一种用人谋略:承认自身局限,善用他人所长,方能聚沙成塔,成就更大的格局。


阅读 1
免责说明:对于用户内容中涉及的观点、建议、数据等,仅代表发布者个人立场,不视为平台官方观点,平台不对其真实性及可行性作出承诺。
- 鬼谷子 -
京ICP备2025145531号
赚钱